推广二维码自主标准势在必行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社2016年10月11日

二维码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信息化应用工具,与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经济运行安全、公共安全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是日本Denso公司研制的快速响应码(QR码),因其开放式的市场应用模式导致各种安全问题频发且难以有效监控,存在巨大的知识产权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专家建议,尽快废止QR码国家标准、实施自主标准替代,从而实现二维码技术自主、可控、安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目前国内的二维码市场几乎全部被QR码占据,但QR码制专利既没有在国内申请,也没有放弃专利权,随时可能产生知识产权风险;QR码在我国政务、军事等领域的应用,还蕴含着巨大的信息安全风险,甚至可能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运行安全。”中国二维码产业联盟执行秘书长张也平说。

据他介绍,为了达到市场垄断目的,QR码采取了所谓的全市场免费开放策略,导致我国二维码应用基本处于失控和无序状态。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下载生成和解析二维码,并通过前台的手机进行实时解码,但没有后台对前台解析的内容进行识别和监控,出了问题往往无法锁定责任主体。“从恶意广告到金融诈骗,甚至包括敏感政治词汇、政治宣传,以及非法集会通知、谣言等,都能通过二维码在计算机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广泛传播。”

据悉,目前我国共有5项二维码国家标准,除了日本QR码、美国PDF417码,还有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汉信码、网格矩阵码(GM码)、紧密矩阵码(CM码)三项国产标准。由于QR码推广较早,应用范围也最为广泛,但QR码专用识读机具、标签生成设备等核心技术和研发生产能力都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

“日本企业在我国大力推广二维码标准,不仅获得了硬件设备垄断地位,还能掌控我国经济社会流通信息,实现对我国有价值的信息的控制。”工信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技术总监王立建说,只有以自主知识产权二维码核心技术和相应的中国标准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才能将信息的“根服务器”建立在中国,从而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同时避免国外标准带来的专利风险。

“实际上我国自主研发的二维码标准能力、技术水平等都不低于国外标准,GM码和CM码还同时拥有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军用标准,完全具备替换QR码和PDF417码的技术标准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中国二维码产业联盟理事长徐顺成说,但国产标准因缺乏政策扶持和驱动而迟迟不能有效使用,这极大制约了我国自主二维码产业的发展,大部分的二维码标准、专利和技术仍掌握在国外机构手中,难以实现“自主、安全、可控”。

近几年随着我国物联网、智慧城市等应用系统的建设兴起,国家相关产业部门开始重视二维码标准的建设工作,但因为目前二维码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甚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空间跨度很大,对其关注和支持力度还相对较小。特别是在标准化的落实和应用方面,缺乏政策层面的措施和推动力度,对于目前出现的二维码信息安全问题,也缺乏监管指导和协调机制。

“只有依靠政策力量推动,加强国家层面顶层设计和应用规范,统一二维码的编码规范和行业应用标准,各行各业互通互联,才能降低市场应用成本,减小用户的负担,保证公共服务的安全有效。”张也平说。(新华社记着何宗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