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投资热情高 规模化盈利难形成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社2016年10月11日

2014年被认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元年。《reMED2015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获得融资总额0.26亿美元,此后融资额度连年增长,到2014年披露的互联网医疗融资金额为6.91亿美元。

投资金额的上升也侧面反应了创业者兴趣所在,一个创业公司拿到了钱,就会有无数的同类跟风而上。2011年春雨医生获得A轮融资,到2014年获得五千万美元C轮融资时,已经涌现了很多在线问诊平台。

云聚资本创始人王军介绍,目前APP云测试平台Testin平台所服务的各类移动医疗App中,有超过五千个不同细分领域的移动医疗App综合竞争力处于持续的发展通道,“这一方面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原有的医疗健康服务从线下和PC迁移而至,而同时因为移动终端的个人属性、数据采集和支付的便利性,使得其中优秀的健康医疗App的用户经营价值逐步上升。”

投资热度上涨,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想乘风而上,以至于出现了大批同质化的产品。阿里健康战略副总裁马立表示,互联网医疗面临闭环难成、模式待考、受政策影响较大、医疗服务壁垒较高,以及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盈利等问题。

不可否认,互联网医疗想要持续良好发展首先要直面的问题就是:谁来付费?

约印创投创始人郑玉芬认为,互联网医疗受互联网行业特性影响一开始就免费,想要以免费来跑马圈地,这种烧钱模式不可持续。她认为民营医院、药企、医疗器械厂商包括公立医院都是可能的付费方。只要互联网医疗企业有足够量的用户并且粘性高,可以为民营医院导客户,帮公立医院提高效率,帮药企、医疗器械厂商提高销售量。

重山资本创始合伙人孙超则认为付费方是患者,但目前患者付费意愿还不是很强烈,所以很多互联网医疗项目变成了平台,做药企广告和医疗器械销售。

更多人认为保险是潜在的付费方。某行业协会人士表示,买单方必定要和保险结合。保险公司的诉求是提高销量、降低成本,美国凯撒模式下保险机构有动力做被保人预防、康复工作,让被保人更健康可以降低赔付率从而进行控费。而中国目前还是医保加个人付费看病为主,医保只能保一部分,重大疾病的费用大部分还是自己出。未来互联网医疗打通了整个产业链后可以帮助保险公司进行控费,但是打造涉及各方利益比较复杂。

创业公司们也日益认识到闭环的重要性,在线问诊、医美O2O、慢病管理公司等都在开线下诊所、服务站。但不少人认为,即使走向线下,也面临线上线下对接难、品牌效应弱等诸多难题。 

一些投资人对互联网医疗较有耐心,认为时间会让其闭环形成找到付费方,一些投资人则激烈反对。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投资人认为,医疗有自己的独特性,原来互联网行业快速扩张增长在医疗行业并不适用,“线上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在线下开诊所、服务中心的还叫互联网医疗吗”。

考虑退出通道是资本之常情,并购和上市是首选。“目前这两条都发展的不是很好,上创新层新三板也是个路径”,重山资本创始合伙人孙超表示。

对于互联网医疗领域,投资人存在的这些分歧,也表明互联网医疗正面临一些困难。2017互联网医疗还会继续热闹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