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运营呈现新变化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社2016年05月04日

记者近期在北京海淀区调研了解到,作为科技企业密集的区域,去年海淀中关村“每万人持有发明专利数量”达到同期国家均值的28倍以上。针对科技产业专利保护运营中呈现的新变化,区域更多地由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业机构提供精准服务、组建知识产权众筹平台、在海外拓展知识产权维权站等创新举措频出。

2015年知识产权保护满意度得分略有下降(新华社发 大巢制图)

——每万人发明专利持有量为全国28倍

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源地与核心区,区域内有数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因此,海淀也成为我国科技专利、著作权专利等申请的密集区域。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关村核心区知识产权白皮书(2015年)》显示,去年海淀区共提交专利申请59095件,同比增长26.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9970件,同比增长23%;区域共获得专利授权31181件,授权量同比增长39%,增速是2014年的近8倍。

北京市海淀区知识产权局局长王英介绍,值得注意的是,区域“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去年达到177件,是同期全国水平6.3件的28倍。这说明区域知识产权发展水平正快速跃升。

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副司长武晓明认为,海淀在知识产权保护运营方面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其在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交易、知识产权聚集区建设等方面起到了全国示范作用。

——科技产业专利保护运营呈现新变化

记者发现,科技企业成为海淀知识产权保护运营的关键主体,这让区域知识产权保护运营更贴近市场变化、体现新特征。

特征之一,科技企业面临的不再是简单的技术交易。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平认为,伴随着产业变革,如今科技产业的知识产权运营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技术买卖,或者是专利的许可,而是需要拥有强大分析团队、专业寻找团队的一种战略转型。

专业化成为产业必然要求。乐视知识产权总监于海东认为,以乐视为例,其进入研发大约三四年时间,整体处于早期知识产权规划阶段。这个阶段需要的是专业化团队的专利包搭建等工作,以此来长远布局知识产权运营。

特征之二,开源与技术大协作趋势带来的知识产权运营新形态。张平认为,当前全球主要国家都在进行产业与大科学研发的调整,这些调整将指向一种“共同完成”的大协作机制。然而,国际大协作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知识产权。与此同时,包括谷歌等海外科技企业正在推行“开源”的政策,即以“许可证”机制把非法定权利全部涵盖其中。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开源及技术协作正给中国的知识产权运营释放新的信号,即更加需要按照国际最新规则来提前布局、把握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