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副社长刘正荣:坚持创新为要 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05月22日

新华社副社长刘正荣5月20日在江苏发展大会紫金传媒论坛上做了题为《坚持创新为要 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主题发言,全文如下。

坚持创新为要   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在江苏发展大会紫金传媒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2017年5月20日)

新华社副社长  刘正荣

尊敬的燕文部长,各位同仁:

大家好!

非常高兴,回到家乡参加江苏发展大会。作为江苏人,我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感到十分自豪。今天上午,听了李强书记带着对江苏人民深切的爱而作的主旨演讲,我深受感动,也深受教育。

家乡的任何好变化都让人欣慰,我也为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感到骄傲,比如昨晚精彩绝伦的专场文艺演出。昨晚看演出时,我发现,坐在我前面的每一个人,都在干同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机拍照,有的一拍完就通过社交网络发出去与别人分享。这个现象说明,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源头,每一个普通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影响更多的人。这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变着社会生活和社会形态。

今天,在信息传播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媒体界同仁汇聚六朝古都南京,探讨传媒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随着传媒格局的深刻变化,媒体机构面对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如何推进融合发展自然成为重大的时代课题。

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推进融合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习总书记强调,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深刻把握规律、实现融合发展。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需要破解的难题并不少,需要解决的认识问题也很多,我本人有以下几个观点,在此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是相对的概念。自从有人类传播,媒介形态一直在演变,其催化剂是科学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在快速发展,我们当下所认为的新媒体,绝不是终极形态,未知仍远大于已知。同时要看到,今天的传统媒体已经不同于过去的传统媒体,已成为新型媒体。还要看到,任何一种媒介都有存在的价值,都不会因新媒介的出现而消亡。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介,仍然具有生命力。凡是具有独特品质的媒体,将继续在大众传播中占有一席之地。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两年中,纸质图书出版不但稳定,还相对增长,期刊止跌企稳,也不是所有的报刊都滑坡。新华社的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瞭望周刊、半月谈杂志等,因其独特的品质和定位,发行量仍保持稳中有升。可以得出结论,传统媒介和新媒介不是谁吃掉谁、谁代替谁,最终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内容为王的本质没有变、也不会变。无论媒体形态怎么变革、传播形式怎么变化,就信息传播而言,内容永远是大众传播中最核心、最基础的要素。随着传播媒介越来越丰富,人们获取和分享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越来越便利,信息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们进入了信息消费升级时代。就新闻信息而言,一般的消息不再稀缺,人们更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在繁杂的信息中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从中获得新知识、新思想、新启迪。这方面,专业新闻机构有新的大机遇。近两年来,新华社不断推出具有现象级效应的新闻产品,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时代特征鲜明、传统文化元素突出、思想内涵丰富、正能量满满。这说明,有品牌、有思想、有价值的新闻产品,无论通过哪种媒介传播,都必定能够赢得受众。

专业媒体机构在信息消费升级时代,有必要强化三个意识。一是产品意识。要适应传播形态、渠道的变化,以专业化服务为基本方向,深度加工媒体产品。二是服务意识。强化用户为中心,淡化受众意识,要多研发服务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实用信息,增强产品吸引力。三是品牌意识。媒体要根据各自定位和优势,做专做深、做出特色、做出品牌,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要坚持以先进技术为引领。从印刷术到广播、电视、网络,每一次传媒业变革,都是由先进技术推动的。当前,信息网络技术的裂变式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媒体格局。没有积极运用先进技术的自觉和能力,就无法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站稳脚跟。我想说的是,创造新技术与使用新技术是两码事。对媒体机构而言,用好新技术更重要。只要善于利用社会化服务,就能走通使用最新技术的捷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华社社长蔡名照先生提出,要让先进技术在新华社的融合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这一思想已使新华社在融合发展中尝到了甜头。近两年来,新华社大力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技术体系,推动新闻产品生产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640

5月20日,新华社副社长刘正荣在紫金传媒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四、推进融合发展关键要解决好体制机制问题。在推动融合发展进程中,不同媒体面对的问题和瓶颈不尽相同,但大都存在体制机制制约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要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整体推进理念,重构新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改革体制机制,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要从有效配置生产力要素,对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业务流程等进行全面调整,推进内容、技术、平台、渠道、运营、管理等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体制机制的全面适应。近两年,新华社在体制机制上大刀阔斧改革。比如,从体制机制上真正实现了采编经营“两分开”,确保编辑记者都把精力聚焦到提高新闻报道和产品建设的能力水平上来。

五、培养多面手人才是推进融合发展的基础。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发展优势。推动融合发展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这里所说的复合型人才,主要是指既会策划、又善表达,还要有操作能力、并懂传播规律的高素质人才。我有一个看法,传统媒体人才转型到全媒体领域,难度并不大,只要克服技术恐慌,绝大多数传统媒体人才都可以适应全媒体发展需要。从事全媒体工作并不需要人人都成为技术专家,能够熟练运用技术就可以了。

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媒体机构的定位不同、主体业务不同、拥有的资源不同,在推进融合发展中所选择的路径、方式、手段也不可能相同。媒体机构在推动融合发展过程中,容易追求渠道多、平台多的“虚胖”,这是应该避免的。要立足自身定位,紧紧围绕主业,注重自身资源、能力、品牌、人才等的积累,着眼长远发展,做好各自该做的事,而不是都做同一件事。要坚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有所为有所不为,决不能什么都想干,什么都去干,包打天下。媒体机构只要具有专业性和自身特色,就一定能够生存发展。没有独特性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发展的必然性。

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和全媒体机构,在推进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一方面注重新闻产品供给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十分重视自有平台的建设。这样做是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着眼于通过不断积累形成更强大的独特竞争能力。在建设自有平台方面,已在A股上市的新华网成为全球百强网站之一;新华社客户端的下载量已突破2.2亿,其用户活跃度不断提高。新华社的新媒体平台能够形成品牌效应得益于我们充分整合资源,避免出口过多,力量分散,聚焦不够。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察和思考。

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新华社愿与媒体同仁一起,共同努力,开创媒体发展的新局面。

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