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商银行300亿元授信推动都市型农业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社2016年11月01日

上海市农委1日与上海农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将在“十三五”期间为上海农业发展提供总额300亿元意向性授信额度,并宣布推出农业金融服务创新产品“农业循环贷”。

上海市农委副主任殷欧与上海农商银行行长徐力是在“2016现代都市农业与金融服务创新论坛”上签署这一协议的。根据协议,上海农商银行将在“十三五”期间提供总额300亿元意向性授信额度,双方将共同以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升级版、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总体目标,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据介绍,“农业循环贷”是根据银监会加强金融支农产品、业务创新,做好普惠金融的工作要求,在监管部门和市农委的指导下经过一系列实地走访、调研,并排摸了涉农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以后开发的。主要针对农业经营主体用款短、急、频的特点,根据借款人规模、生产经营周期、农作物熟制及预期现金流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制定灵活的还款计划,避免贷款期限与借款人生产经营周期不匹配带来的资金压力,同时对符合要求的企业减免了相关费用,降低了其融资成本。目前,上海农商银行已试点完成首批涉农单位农业循环贷的审批发放。

“截至2016年8月末,上海农商行涉农贷款余额625亿元,市场占比约三成。”上海农商银行董事长冀光恒表示,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上海农商银行逐步走出了一条特色支农之路,即以“普惠金融先行、机构改革跟进、精细服务配套”为支农基本措施,以“创新业务激活潜力、融合资源提升效率、共享信息消除障碍”为提升支农质效的重要手段,服务上海都市农业发展。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曹文忠表示,上海都市型农业发展兼有农业性与城市性,具备经济、生态和服务三重功能,属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第六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上海在农业金融服务领域进行的探索和摸索,较为有效地解决了都市型农业发展的金融需求,也为我国实现普惠金融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会上,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同时发布了《2016中国(上海)都市型农业金融服务创新报告》。报告梳理了上海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历程、目标和规划,聚焦上海都市型农业金融服务创新的模式、成果、案例、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底,上海中资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近2000亿元。在财政支农方面,目前,上海市财政专项担保资金已达1.1亿元,各区配套资金4000万元左右。

本次论坛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网、上海证券报主办,上海农商银行协办,第一财经提供媒体支持。上海市金融办、上海银监局、上海市农委等为指导单位。(新华社记者王涛)